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
1 月 11 日,无锡 2023 年生态环境质量 " 成绩单 " 出炉,空气和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 " 两个唯一 ":无锡市成为 PM2.5 和优良天数比率全省唯一 " 双达标 " 城市,同时也是全省唯一监测到国省考断面Ⅰ类水质的城市;太湖治理实现了 " 三个首次 ":2007 年以来,太湖首次被生态环境部评为 " 良好 " 湖泊、贡湖湾首次未出现蓝藻水华、湖心区水质首次达到全年Ⅲ类。
" 这是一张值得好好庆祝的‘成绩单’。"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2023 年,全市 PM2.5 年均浓度 28 微克 / 立方米,同比持平,绝对值全省排名第二;优良天数比率 82.5%,同比上升 3.6 个百分点,改善幅度全省**。
水环境质量方面,2023 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 95.8%,同比提升 1.4 个百分点,河流断面优Ⅲ比例保持 100%。
太湖水质藻情方面,总磷、总氮浓度和藻情处于 2007 年以来最好水平,13 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均达Ⅲ类及以上、其中Ⅱ类 4 条。
但同时,这也是一张值得好好总结和反思的 " 成绩单 "。
业内人士提出,虽然去年无锡在 " 水气同治 " 上实现了奋斗目标,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基础仍不够稳固,治理能力仍存在短板弱项。比如,全市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、强度高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,工地污染问题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明显,汛期河道水质仍呈现波动,污水收集处理率仍不高,河道管理养护全覆盖尚未实现等。
如何让来之不易的
" 生态家底 " 更加厚实?
关键在于
抓得早、抓得紧、有余量
为此
无锡市吹响生态环境 " 首季争优 " 的冲锋号
用 " 紧在前头、快在前头、干在前头 " 的具体行动
全力赢取 2024 年**季度
污染防治攻坚 " 开门红 "
" 刷新 " 蓝天 " 颜值 "
治理目标更进一步
据介绍,一季度,原则上全市 PM2.5 浓度要不高于 36 微克 / 立方米,优良天数比率达到 91%;力争全市 PM2.5 浓度不高于 34 微克 / 立方米,不出现氮氧化物超标污染天,无重度污染天。
围绕解决氮氧化物、VOCs、扬尘污染等问题,无锡市将部署开展重点企业深度治理、重点行业整治提升、化工园区绿色整治、城市全域深度保洁等 12 项任务。
其中,在推进治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无锡将扩大涉 VOCs 源头治理 " 五大中心 " 建设规模,力争 3 月底前完成 12 家全水性喷涂汽修企业建设,推进 438 家涉活性炭企业、80 家涉燃烧法企业纳入闭环管理。一季度,还将选取 29 个重点工地开展全电化试点建设,解决非道路移动机械和重卡尾气污染问题。
呼吸 " 好气质 "
也要让市民尽享 " 好水质 "
根据水环境质量 " 首季争优 " 工作方案,无锡市一季度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要不低于 94.4%,24 个攻坚断面水质均达到控制目标。
翻看主要任务清单,无锡市将对主要入湖河流、通江支流、攻坚断面所在河流等沿线开展污染源排查,对涉水企业污染治理设施、雨污管网及排口进行排查整治,并持续提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,实施农田退水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等。
特别是在太湖安全度夏 " 夏病冬治 " 上,4 月底前要完成对近岸芦苇荡的芦苇收割和地基清理,更高水平实现 " 两保两提 "。
记者:陈菁菁
来源:无锡日报